箜劇可說是宗教面具轉型成戲劇面具的文化體現,時至今日,箜劇還兼具宗教與戲劇兩大特性,惟其型制已大幅脫離宗教神魔的創作類型,箜面具成為戲劇文學的角色扮演,面具創作也越注重搭配服飾之舞臺美學效果。
作者:楊俊業博士 臺灣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資深外交官
箜劇因受古印度及高棉帝國文化影響,融合了原始信仰和佛教文化,因而具有濃厚的宗教意味。箜劇可說是宗教面具轉型成戲劇面具的文化體現,時至今日,箜劇還兼具宗教與戲劇兩大特性,惟其型制已大幅脫離宗教神魔的創作類型,箜面具成為戲劇文學的角色扮演,面具創作也越注重搭配服飾之舞臺美學效果。
源自印度寺廟祭典和舞蹈的箜劇,在暹羅阿瑜陀耶王朝屬於宮廷戲劇,當時只有貴族男性才能扮裝登臺的宮廷娛樂,且國王是唯一觀眾,其演出劇本「拉瑪堅(รามเกียรติ์)」是由泰王拉瑪一世(西元1737-1809年)根據印度史詩「羅摩衍那/รามายณะ」撰寫,後由拉瑪二世改編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箜劇本,其中最大特色就是增添一段原文沒有的序幕,藉以說明阿瑜陀城(Ayodha,今印度北方邦境內)拉瑪王子(毗濕奴/พระศิวะ轉世化身)與楞伽島(今『斯里蘭卡』)拉波那國王(十頭二十臂魔王)之間的因果關係。
泰國大城王朝第一位國王拉瑪鐵波迪一世(สมเด็จพระรามาธิบดีที่ 1)藉由「羅摩衍那」來強調天界與王權的結合,不僅以阿瑜陀耶為王朝命名,更以拉瑪為封號,被百姓視為拉瑪轉世,故「拉瑪堅」的正邪善惡之戰成為天授神權的皇室法統與振興國族的英雄傳說,特別受到王室及人民重視。箜劇的關鍵角色可追溯至古印度,但與印度不同的是泰國著重於面具及王冠的特徵,此點由繪在曼谷大皇宮玉佛寺迴廊上的泰國版「羅摩衍那」壁畫得知,畫中神祇、天使、惡魔與猴王等角色均不具人類臉孔,而改用金、銀、漆和人造寶石裝飾的面具來呈現祂們的神格化特質,也正如此箜劇演員及劇團在穿戴和收存這些面具時,必須嚴格遵守敬神儀節與供奉禁忌。
箜劇男主角「拉瑪」王子的王冠是模仿真正泰皇冠造型,過去也是使用覆蓋型面具,但演變至今則開放臉部外露,僅以化妝代替面具,且早期妝容比較抽象類似面具,惟近來大量運用濃豔眼影及口紅效果,使得面容變得越趨中性。除了男女主角和仙女不用穿戴面具外,其他舞者除眼睛以外的所有部位均用面具遮罩。飾演十首魔王「托煞坎(ทศกัณฐ์)」的舞者頭戴綠色獠牙面具,除面具上的九張不同忿容外,連同演員本身的臉共計十首,藉以反映人性忌妒、貪婪與邪惡等多重性格。至於克魔致勝的風神之子-白猴王「哈努曼(หนุมาน)」因戰功彪炳,其白色面具由戰前的圓頂造型,於戰勝後升格與拉瑪王子及十首魔王同級具有泰式寶塔型金冠,藉以象徵權力與階級的晉陞。
箜劇面具的材料以紙質為主,製做程序經過造模、描繪、雕刻、上色與塗漆等十道工法,其中金漆塗裝的技術被視為密技傳承。面具細部以泰式圖紋及花草描繪點綴,金黃色部分則採用皇宮寺廟裝飾用同等級的金箔漆上色,但因金箔用量比例不同致使面具成色呈現差異效果。由於箜面具做工紮實精細,其保存時間通常可逾半世紀,儘管使用頻繁只要重新上色,依然可保歷久彌新狀態,但若因不可抗力因素致面具毁損時,則須依習俗採「放水流」方式棄用處理。
原文節錄自楊俊業博士〈探究泰國面具文化:神的臉、鬼的面、祖師爺的容顏〉
文藝文活動:曼谷河城藝術古董中心近距離觀賞箜劇
出處 : VISION THAI
留言列表